經濟學人:加密貨幣已淪爲終極的“沼澤地資產”

打不過,就加入。

如果你不能抽幹沼澤,就成爲沼澤。

“抽幹沼澤”(Drain the Swamp),是特朗普的核心競選承諾,意思是要清除華盛頓的政治腐敗和特殊利益集團。然而,在加密貨幣問題上,他似乎正在親手挖掘一個新的、更隱蔽、也可能更危險的“數字沼澤”。

曾經,加密世界的主角是中本聰,如今,主角則是”沒有人比我更懂“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曾斷言,加密貨幣“極度波動,毫無支撐” ;如今卻搖身一變,稱加密社區“充滿了建國時代的精神,令人興奮” 。

這種戲劇性的轉折背後,不僅僅是個人態度的變化,更折射出加密貨幣——這個曾經承載着顛覆與理想的“屠龍少年”,已經一步步“沼澤化”,甚至異化爲某些權力玩家手中點石成金的“煉金石”。

我們正處在一個吊詭的時代節點:一項宣稱要“去中心化”、擺脫權力控制的技術,如今卻與最頂層的政治權力眉來眼去,甚至深度捆綁。這不僅是對其初衷的背叛,更可能導致超出金融層面的存在主義危機。

經濟學人雜志最新一期的封面文章,加密貨幣已成爲終極的“沼澤資產”。在某種意義上,這是革命的勝利嗎?

今天結合文章內容,來聊聊霸道總統爲什麼愛上了加密,這背後的反轉、金權遊戲與危機。

一、特朗普的“加密盛宴”:一場精心編排的“鍍金遊戲”

故事的高潮,莫過於2025年5月22日那場計劃中的晚宴。幾周前,特朗普親自發布的Meme梗幣——$TRUMP,一度瀕臨歸零,幾乎要成爲幣圈笑話 。

然而,總統的親自“加持”如同一劑強心針,讓它瞬間獲得了某種“真實價值”。$TRUMP幣的創始團隊發起了“朝聖”邀請:幣值排名前220的持幣人,可獲得與特朗普共進晚餐的“殊榮”,其中排名前25位的大戶,更能參與VIP招待會,與總統“親密接觸” 。

消息一出,幣圈爲之瘋狂,搶購潮洶湧而至。最終的“幸運兒”名單,構成了一幅光怪陸離的衆生相:既有腰纏萬貫的加密大咖,也有狂熱的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擁躉,更有純粹的投機客 。

一位計劃從亞洲專程飛赴美國,希望能爲他那“推動下一代Meme文化”的區塊鏈項目拉到投資;另一位來自紐約的特朗普支持者,曾豪擲加密貨幣購買特朗普品牌手表;甚至還有一位戴着面罩,以“網路偵探”身分示人,專門追蹤被盜數字資產的神祕人物 。區塊鏈數據無情地揭示,VIP席位中,外國人的身影並不鮮見 。

這場看似名流雲集的盛宴,無疑充滿了爭議。美國政府監督組織紛紛譴責,直指其可能違反聯邦禁止官員接受饋贈的相關法規。更有甚者,若席間出現與外國政府有牽連的人物,晚宴甚至可能觸犯《美國憲法》中莊嚴的薪酬條款(Emoluments Clause),該條款嚴禁聯邦官員接受外國政府的任何財物饋贈 。前奧巴馬政府白宮道德與政府改革特別顧問更一針見血地評價:“這是一場道德噩夢。”

特朗普連任僅四個月,他的家族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廣度,推動着私人商業利益的擴張。Meme幣晚宴只是冰山一角。他們在加密領域的布局遠不止於此:一家比特幣挖礦公司,以及由他兒子高調推出的名爲“世界自由金融”(World Liberty Financial)的項目,都清晰地刻上了特朗普家族的印記 。

有批評者尖銳地指出,在特朗普大幅放松對加密貨幣監管的大背景下,這些行爲構成了嚴重的利益衝突。白宮發言人則輕描淡寫地回應,稱懂王始終以美國民衆利益爲重,Meme幣晚宴屬於“私人商業活動”,與白宮官方無關 。這都能信的話,只能說美國人天真。

這不僅僅是一場晚宴,更像是一場精心編排的“鍍金遊戲”。$TRUMP幣的交易手續費,以及親信手中據稱仍持有的價值約100億美元的代幣 ,都說明了這場遊戲的真正贏家。

鏈上分析公司Chainalysis的數據顯示,雖然有58位投資者靠此幣獲利超過1000萬美元,但約有76.4萬個錢包因此虧損,其中絕大多數,恐怕正是那些被“一夜暴富”神話吸引而來的散戶 。當權貴們在觥籌交錯間瓜分利益,無數普通投資者的夢想卻可能化爲泡影。

二、加密貨幣的“沼澤化”:從“屠龍少年”到“惡龍本身”

(一)破碎的烏托邦:理想的褪色與初衷的背離

回望加密貨幣的緣起,我們曾聽到過多少激動人心的宣言。2009年比特幣橫空出世,一個充滿烏托邦色彩、閃耀着反威權主義光芒的運動隨之興起 。早期的加密貨幣信徒們懷揣着崇高甚至偉大的目標:他們渴望徹底顛覆既有的金融體系,保護個人財產免受通貨膨脹的侵蝕和不公正的徵用 。他們夢想將權力從大型金融機構手中奪回,交到每一個普通投資者手中。

在他們眼中,加密貨幣不僅僅是一種資產,更是一項解放的技術,一種能夠帶來更公平、更透明世界的工具 。加密布道者安德烈亞斯·安東諾普洛斯(Andreas Antonopoulos)曾激情澎湃地宣稱:“比特幣就是顛覆。它帶來的衝擊之大,是絕大多數人至今都難以想象的……徹底的顛覆。完全去中心化的貨幣,沒有國界……比特幣是爲全球六十億無銀行帳戶人口而生的。”

那時的加密世界,洋溢着一種“技術宅”式的理想主義。它試圖同時扮演多種角色:一種價值存儲工具,一種高回報的投資品,一種能讓人們點對點轉帳而無需經過政府和銀行控制渠道的金融技術 。它承諾提供某種程度的匿名性和隱私保護,讓人們不必時刻感覺“山姆大叔”在背後盯着。它從根本上提供了一個跳出傳統體系的選擇,因爲早期的支持者對現有金融系統充滿了極度的不信任 。

然而,十幾年白駒過隙,現實卻與最初的理想漸行漸遠。顯而易見,加密貨幣的理想在不斷“縮水” 。除非你是那種死忠的加密信仰者,否則你大概已經不再認爲加密貨幣能取代全球金融體系,終結美元、歐元、日元的統治,或者讓銀行體系徹底消失 。

(二)泥沙俱下的現實:“沼澤資產”的誕生

如今的加密貨幣,更多時候呈現出的是另一番景象。它變成了一種高度投機的工具,人們買入、持有,期待它漲價;或者做空,期待它跌價;又或者投資某些加密公司,希望它能跑贏大盤。

還有飽受詬病的,它在黑市交易中扮演了基礎性的角色,廣泛用於人口販運、毒品交易、恐怖主義融資等非法活動。許多加密活動之所以選擇在美國以外的司法管轄區進行,正是因爲相關企業不願或無法遵守美國的證券和銀行法規。

“沼澤資產”——這個由《經濟學人》提出的概念,精準地概括了加密貨幣當前的尷尬處境 。一個曾夢想“遠離政治”的行業,如今卻成了“以權謀私”的代名詞,與美國政府行政部門發展出一種遠超華爾街或其他任何行業的“骯髒關係” 。這無疑是巨大的諷刺。

加密貨幣行業巨頭們,正將數以億計的美元投入政治遊說,用於維護那些對他們友好的立法者,並無情打擊那些試圖對其進行監管的反對者。總統的兒子們在世界各地兜售着他們的加密項目,而總統本人則用加密晚宴這樣的形式,與最大的投資者們進行利益交換。

美國第一家庭持有的加密貨幣如今價值數十億美元,這甚至可能成爲該家族最大的單一財富來源。

這種“沼澤化”的趨勢,與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形成了鮮明對比。

近年來,歐盟、日本、新加坡、瑞士和阿聯酋等國家和地區,都在沒有出現類似猖獗利益衝突的情況下,成功地爲數字資產提供了新的監管清晰度 。在那些政府徵用行爲普遍、通貨膨脹高企、貨幣貶值風險真實存在的發展中國家,加密貨幣在某種程度上,依然扮演着早期理想主義者所期望的角色 。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一切都發生在數字資產底層技術日漸成熟的背景下。投機行爲依然盛行,但主流金融公司和科技巨頭也開始更嚴肅地對待加密貨幣。現實世界資產的“代幣化”進程正在加速,貝萊德(BlackRock)和富蘭克林鄧普頓(Franklin Templeton)這樣的傳統金融機構,也已成爲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的大型發行商 。支付領域的應用也展現出巨大潛力,萬事達卡(Mastercard)和Stripe等公司紛紛擁抱穩定幣 。

然而,在美國,這個本應引領創新的國度,加密貨幣行業卻似乎選擇了一條與權力共舞的捷徑。他們辯稱,在拜登政府時期,由於SEC主席加裏·根斯勒(Gary Gensler)的強硬立場和頻繁的執法行動,他們除了“不擇手段地鬥爭”之外別無選擇 。銀行因害怕監管壓力而不敢向加密貨幣公司提供服務,也不敢輕易涉足該領域 。

這種說法有其一定的道理,通過法院而非國會來明確加密貨幣的法律地位,確實效率低下且不盡公平 。但如今,隨着特朗普的上臺,監管的鍾擺似乎正猛烈地擺向另一個極端,大多數針對加密貨幣公司的案件已被撤銷 。這究竟是行業的勝利,還是爲更大的危機埋下了伏筆?

三、特朗普爲何愛上加密:糖衣炮彈還是潘多拉魔盒?

特朗普對加密貨幣態度的180度大轉彎,是近年來美國政壇最引人注目的現象之一。從曾經的“我不喜歡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它們不是貨幣,價值極度波動,毫無實質基礎” ,到如今宣稱要讓美國成爲“全球加密之都”和“無可爭議的比特幣超級強國” ,這背後究竟是深思熟慮的政策轉向,還是一場精心計算的政治與商業聯姻?

(一)“糖衣”之下:特朗普爲何擁抱加密?

特朗普的“加密偏愛”,絕非空穴來風,其背後驅動力復雜又直接:

1.赤裸裸的經濟利益:這是最直接也最不加掩飾的動機。特朗普及其家族成員已經深度介入加密貨幣的投資與運營。無論是讓他和合作夥伴賺得盆滿鉢滿的$TRUMP模因幣 ,還是他兩個兒子投資的比特幣礦業公司,以及他們持有多數股權的World Liberty Financial ,都清晰地指向了個人財富的增長。總統及其家族,正在從這個新興產業中直接獲利。

2.現實的政治考量:加密社區被特朗普形容爲“充滿了建國時的精神,令人興奮” 。這背後,是對這個羣體政治能量的覬覦。加密貨幣的擁護者通常年輕、富有激情,並且在經濟上具有一定實力。爭取他們的選票和競選捐款,對於任何政治人物而言都極具誘惑力。特朗普承諾出臺有利加密的立法,並將拜登政府描繪成扼殺新興產業的“劊子手” ,正是爲了迎合這一羣體的訴求。

3.一以貫之的反監管立場:特朗普政府的核心政策之一便是放松管制。加密貨幣行業對現有金融監管體系的挑戰,以及其對更寬松環境的渴望,與特朗普的施政理念不謀而合。將加密貨幣從SEC等機構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符合他削弱監管機構權力的整體戰略 。

4.“顛覆者”形象的自我強化:加密貨幣本身帶有的反建制、挑戰傳統的色彩,在某種程度上也契合了特朗普一直試圖塑造的“局外人”和“顛覆者”形象。擁抱這個被主流金融界視爲“異類”的領域,或許能進一步鞏固其在特定選民羣體中的號召力。

(二)“炮彈”與“魔盒”:潛在的巨大風險

然而,特朗普的“加密偏愛”所包裹的糖衣之下,卻可能隱藏着足以炸毀整個金融體系的“炮彈”,或是釋放出無數災難的“潘多拉魔盒”。其風險是多維度、深層次的:

  1. 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

波動性傳染:加密貨幣的“極度波動,敘事支撐” 的本質並未改變。在監管缺失的情況下,如果任由深度融入主流金融體系,其固有的不穩定性可能會通過各種渠道傳染給傳統金融市場,引發系統性危機。有內業人士警告,比特幣可能會成爲今天的信用違約掉期(CDS)或次級按揭證券(MBS)——那些引爆2008年金融危機的復雜且監管不足的金融工具 。

監管套利泛濫:金融機構天生具有規避監管的衝動。如果加密領域成爲新的“法外之地”,華爾街公司很可能會利用這波“加密友好政策”,將自家業務“重塑”爲加密業務,從而繞過現有的、旨在保護金融穩定的監管框架 。

“戰略比特幣儲備”的荒謬與危險: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建立所謂“戰略比特幣儲備”,計劃動用高達1000億美元的公共資金購買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貨幣 ,更是被專家斥爲“毫無意義,甚至愚蠢透頂的主意” 。

與具有實際戰略價值的石油或藥品儲備不同,比特幣儲備除了給加密行業輸送巨額利益外,幾乎沒有任何戰略意義可言。這實際上是將納稅人的錢投入到高度投機的資產中,風險完全社會化。

2008年危機的重演:一旦這些風險爆發,其影響將遠超“炒幣的人”,而是會波及所有擁有房貸、退休帳戶,或希望通過貸款創業的普通美國人 。因爲整個金融系統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當不透明的風險被悄然植入,監管被刻意削弱,信任的崩塌只是時間問題 。更可怕的是,當年爲應對危機而出臺的《多德-弗蘭克法案》等“防火牆”,如今正在被特朗普政府逐步拆除 。

2、**普通投資者風險:**剛出火坑,又進沼澤

詐騙橫行,血本無歸:加密貨幣領域充斥着各種詐騙和龐氏騙局。許多公司一夜之間冒出,用天花亂墜的承諾專門針對那些不太懂金融和技術的人下手。一旦被騙,由於加密貨幣的匿名性和難以追蹤性,損失幾乎無法挽回。

與傳統銀行體系中層層設防的風險提示和反詐騙機制相比,加密貨幣世界如同一個“黑暗叢林” 。老年人、退伍軍人、初創企業主,甚至只是在交友軟件上尋找伴侶的人,都可能成爲詐騙的受害者,損失金額高達數百億美元 。

“民主化”的假象與散戶的悲歌:類似$TRUMP晚宴這樣的活動,雖然表面上看似爲普通人提供了接觸頂層權力的機會 ,但其背後往往是少數內部人士的暴富和大量散戶的虧損。Meme幣的狂熱尤其如此,其暴漲暴跌的特性使得大多數後來者都淪爲“接盤俠” 。

3、國家腐敗危機

特朗普曾以“排幹沼澤”(Drain the Swamp)作爲其核心競選承諾之一,意指清除華盛頓的政治腐敗和特殊利益集團。然而,在加密貨幣問題上,他似乎正在親手挖掘一個新的、更隱蔽、也可能更危險的“數字沼澤”。

這只曾經承載着自由主義理想的“獨角獸”,正在異化爲一只盤踞在權力中心的“沼澤神獸”。

史無前例的利益衝突:總統及其家族直接從一個他們正在積極推動放松監管的行業中獲取巨額經濟利益,這種赤裸裸的利益衝突,其程度和範圍在美國現代政治史上都極爲罕見。這已經不僅僅是“白宮旁邊開個特朗普酒店”的問題,而是將國家公器私有化的“加大號腐敗版本”,甚至讓人聯想到“香蕉共和國”式的治理失能 。

賄賂通道”的制度化:$TRUMP晚宴和與某些有案底的加密巨頭進行股權談判等行爲 ,實質上是將政治影響力明碼標價,爲利益集團提供了“買通”權力核心的通道。這嚴重侵蝕了政治的廉潔性和決策的公正性。

恐怖融資與網路盜竊的溫牀:加密系統因其匿名性和跨境流動的便利性,已成爲國家級黑客組織(如朝鮮的“拉撒路小組” )和恐怖組織進行資金盜竊和恐怖融資的理想工具。

結語:“我,我,Meme”時代的反思

“我,我,Meme (Me, me, meme)” ——這個模仿“Me, me, me”的雙關語,精準地捕捉了當前加密貨幣與政治權力結合的自私本質。

一個曾宣稱要爲大衆賦能的技術,如今卻似乎更熱衷於爲少數權貴服務。加密貨幣在政策制定桌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角色,但其聲譽和命運,也已與其政治恩主的沉浮緊密相連 。

特朗普對加密貨幣的“偏愛”,短期內或許能爲他和他的家族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也能爲加密行業爭取到寬松的監管環境。但正如《經濟學人》所警示的那樣,這筆交易的好處,最終可能只會單向流動 。當政治風向轉變,或者當風險積累到臨界點並最終爆發時,曾經的“蜜月”可能會瞬間變爲“夢魘”。

加密貨幣的技術本身並非原罪,其在支付、資產代幣化等領域依然展現出積極的創新潛力。但當這種潛力被政治投機和無底線的利益追逐所綁架,當“創新”淪爲“尋租”的幌子,其帶來的就可能是災難性的後果。

人們需要的,是真正能夠惠及大衆、推動社會進步的金融創新,而不是一場最終由普通人買單的“沼澤狂歡”。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3
  • 分享
留言
0/400
考雅思vip
· 13小時前
转发推动区块链不断引向现实世界,注重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是区块链技术研发与落地应用的必然方向。RWA是指将现实世界中具有内在价值的各类有形或无形的真实资产的权益份额化、通证化,值得积极探索,但也存在重大挑战,必须积极而稳妥推进。 #NXPC Launchpool# #PPI数据公布# #稳定币立法#
回復0
考雅思vip
· 05-18 08:09
转发推动区块链不断引向现实世界,注重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是区块链技术研发与落地应用的必然方向。RWA是指将现实世界中具有内在价值的各类有形或无形的真实资产的权益份额化、通证化,值得积极探索,但也存在重大挑战,必须积极而稳妥推进。 #NXPC Launchpool# #PPI数据公布# #稳定币立法#
回復0
创造未来的梦想vip
· 05-18 05:33
坐稳扶好,马上起飞 🛫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