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召集令】
廣場家人們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經上線~ 機票+酒店一站式預訂,還能用加密貨幣直接付款 💸
所以說,你的錢包和你的旅行夢終於可以談戀愛了 😎 💕
現在廣場開啓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活動,邀你來秀旅行靈感 & 使用體驗!💡
🌴 參與方式:
1️⃣ 在【廣場】帶話題 #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 發帖
2️⃣ 你可以:
你最想用 Gate Travel 去的目的地(私藏小島 or 網紅打卡點都行)
講講用 Gate Travel 訂票/訂酒店的奇妙體驗
放放省錢/使用攻略,讓大家省到笑出聲
或者直接寫一篇輕鬆的 Gate Travel 旅行小故事
📦 獎勵安排,走起:
🏆 優秀分享官(1 名):Gate 旅行露營套裝
🎖️ 熱門分享官(3 名):Gate 旅行速乾套裝
🎉 幸運參與獎(5 名):Gate 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
*海外用戶 旅行露營套裝 以 $100 合約體驗券,旅行速乾套裝 以 $50 合約體驗券折算,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以 $30合約體驗券折算。
📌 優質內容將有機會得到官方帳號轉發翻牌提升社區曝光!
📌 帖文將綜合互動量、內容豐富度和創意評分。禁止小號刷貼,原創分享更容易脫穎而出!
🕒 8月20 18:00 - 8月28日 24:00 UTC+
人形機器人落地保守估計要10年?
《科創板日報》5月21日訊(記者 李明明)作爲AI落地物理世界的重要載體,在資本持續湧入的同時,人形機器人存在泡沫的討論聲也持續不斷。
針對商業化落地現狀與爭議、人才培養等等公衆關心的話題,在由搜狐主辦的2025搜狐科技年度論壇上,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研究員、機器人控制實驗室主任趙明國,樂聚機器人創始人兼CEO常琳,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靈寶CASBOT創始人兼董事長張正濤、宇樹科技副總經理王啓舟從各自的視角分享了不同看法。
常琳稱,人形機器人是否存在泡沫取決於其是否有用,能否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問題、創造價值,亦莊馬拉松將機器人拉到現實是其走進大衆的必經之路,這一核心問題無需回避。
趙明國認爲,人形機器人發展需長期積累,類比自動駕駛需要20 年週期,保守估計也至少要10 年。“公衆不要有那麼高的預期,明天機器人可以走進家庭,像買電視機、冰箱一樣,這些活動需要對齊。”
張正濤從學科交叉、產業落地等方面介紹了他的觀點。他認爲,人形機器人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產生的大裝置,這是它的價值牽引。
產業落地上,張正濤表示,產業對人形機器人態度開放,當前整機自主決策能力不足,需通過遙操、手眼協作與傳統視覺伺服控制結合。隨着數據積累,未來1-3 年該領域將產生質變,且實現質變的形態不一定是雙足,類人形或輪臂式機器人也可能成爲突破方向。
王啓舟則表示,宇樹從早期無客戶僅面向高校研發,到如今在電力、化工等領域應用,用九年時間證明了自己。
談及資本情緒與融資環境的變化,常琳和張正濤均感受到顯著轉折。常琳指出,從 2022 年國家將人形機器人定位爲“繼 PC、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後的下一代顛覆性產品”後,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碼,地方政府將其視爲拉動產業鏈的制高點,各地爭先恐後布局。
當談到人形機器人的人才培養時,趙明國和王啓舟分別從學術視角和產業視角分享了各自的觀點。
王啓舟透露,“王興興總前幾天在一個會議上說到宇樹非常缺人,各方面都缺。一開始我們討論過,人形機器人因爲是交叉學科,包括本體,包括AI,包括感知,甚至一些前沿的新材料各種領域,都需要去投入人去研發,讓它達到比較好的狀態。”
他表示,宇樹這麼多年一直比較偏好有一些動手能力,更願意去做一些新的技術嘗試、學習、研發,甚至能夠去動手參加一些比賽的人才。
趙明國認爲,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爆發以AI爲背景,具身智能成爲重要方向,中國在這方面具有顯著人才優勢,全球機器人領域70%的研究人才爲華人,做具身智能卷得最厲害的也是以華人爲主。
此外,他還提到,國內低成本機器人平台(如宇樹產品)更形成 “無限開火權” 的試錯優勢,降低實驗門檻,加速人才培養。
但他也指出,國內存在“不太會做0到1”的問題,偏向“1到10”的跟隨式創新,在脈衝神經網路等底層技術和通用AGI的深度思考層面缺乏原創性突破,需加強基礎理論研究。
來源:科創板日報
作者:科創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