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卡陰撞邪不用怕!北榮發表全球首創智慧腦影像平台幫助思覺失調患者
在台灣不少民眾出現幻聽或妄想狀況時,往往直覺聯想到「卡到陰」或「撞邪」,許多民眾選擇前往廟宇收驚,卻可能忽略這些奇怪狀況背後其實可能隱藏著思覺失調 (Schizophrenia) 的病徵。針對這種老是被延誤的精神疾病難題,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有解套!榮總成功研發出全球首創的「智慧腦影像平台」,結合 AI 與核磁共振影像,提供客觀且高精準度的診斷工具,據稱準確率高達 91.7 %,成為精神醫療科學領域的一大突破。
AI 智慧腦影像平台打破傳統主觀診斷限制
過去思覺失調症(俗稱精神分裂症)診斷多仰賴臨床觀察與問診,極易受到主觀因素影響,難以全面掌握病況與腦部變化。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楊智傑教授領軍的研發團隊,運用超過1,500份本土臨床個案的核磁共振影像資料,結合 AI 深度學習演算法,建構出「智慧腦影像平台」,不僅能準確辨識腦部異常區域,更具備三維立體視覺化功能,協助醫師與患者和家屬清楚掌握病情。
AI 掃描到腦部異常即刻展開治療、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生活
AI 智慧腦影像平台已實際應用於臨床診斷,一名30多歲張姓患者,長期受幻聽與被害妄想困擾,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透過平台掃描,發現其腦島與顳葉區域存在明顯異常,得以迅速確認為思覺失調症,展開治療,患者現已穩定服藥恢復正常生活。
楊智傑教授指出,這項技術不僅能即時分析腦影像,更可追蹤大腦退化進程,為未來包括經顱磁刺激等非侵入性神經調控治療提供導引依據,是精神醫療科學的重要里程碑。
AI 與傳統醫療中心結合,協助與病患溝通
為強化應用,「智慧腦影像平台」已正式導入台北榮總新成立的「身心智慧創新治療區」。該區採預約制服務,由專業團隊與患者及家屬一同檢視大腦影像結果,提升病識感與治療配合度,改變過去僅靠問診的模式,實現「看得見、說得清」的精神醫療。
北榮得獎獲得國際專利保護
這項創新技術已獲得科技部未來科技突破獎、生策會國家新創獎、有庠科技發明獎、醫策會傑出醫療獎金獎及美國愛迪生獎,並取得台灣、美國及PCT等多國專利,展現其創新性與全球應用潛力。台北榮總副院長王署君表示,「智慧腦影像平台」由醫院自行研發,不僅為台灣精神醫療帶來革新,也在國際上展現高度競爭力。
精神醫學部主任白雅美強調此平台不僅是精神疾病診斷的全新工具,更奠定了個人化治療的新基礎,推動精神醫學邁向更科學的新世代。
這篇文章 卡陰撞邪不用怕!北榮發表全球首創智慧腦影像平台幫助思覺失調患者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