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穩定幣巨頭Circle入局!金融科技公司爲何扎堆自建Layer1公鏈?L2解決方案已陷戰略死局?
Tether、Stripe及最新加入的Circle(USDC發行方)等金融科技巨頭紛紛布局自有Layer1(L1)區塊鏈,引發行業對Layer2(L2)戰略價值的質疑。Circle推出的開源L1鏈Arc被質疑實爲“聯盟鏈”,因其採用預選驗證節點及爭議仲裁機制。分析師指出,當核心資產是穩定幣或RWA(現實世界資產)時,L2的去中心化安全優勢被削弱。巨頭們選擇自建L1,深層訴求在於掌控技術主權、優化生態整合及應對監管,折射出從“極致去中心化”向“效率與控制權”的戰略轉向。
金融科技巨頭掀L1公鏈建設潮,戰略意圖引爭議 包括Tether、Stripe以及近期Circle(USDC穩定幣發行方)在內的多家金融科技公司,正陸續推出自有的Layer1(L1)區塊鏈。
在此浪潮下,核心問題浮出水面:爲何這些公司選擇自建L1而非採用Layer2(L2)解決方案?L2區塊鏈是否已然失去戰略價值?
Circle推出Arc鏈,L1定位遭行業質疑 近日,Circle意外宣布推出開源L1區塊鏈Arc。此前,Tether和Stripe也已推出各自的L1。此舉促使分析師重新審視傳統金融機構進軍加密領域的基建策略。
針對Circle的Arc,分析師Adam Cochran尖銳指出:“稱其爲L1是種冒犯。它本質是聯盟鏈(consortium chain),由私有預選驗證節點運行,甚至可通過‘爭議協議’(dispute protocols)撤銷交易。當使用USDC作爲底層代幣時,他們無法打造真正的L1——因爲節點缺乏維護網路誠信的經濟激勵,這正是其必須設計成私有聯盟鏈的原因。”
L2優勢遭挑戰:穩定幣場景削弱去中心化價值 盡管L2網路具備優勢且繼承以太坊L1的安全性,部分企業仍堅持自建L1。其核心訴求是否在於最大化基礎設施控制權,同時優化與現有生態的整合?
分析師materkel認爲穩定幣發行方自建鏈“毫無意義”,強調穩定幣的最佳互操作性僅在以太坊L2上可實現:“他們渴望與已部署穩定幣實現極致互操作,而這只有以太坊L2能滿足。” 部分觀點直言市場“不需要爲穩定幣專設L1”,但反對者認爲企業有權自主支配資金布局。
蜻蜓資本(Dragonfly)管理合夥人Haseeb Qureshi持開放態度:“若能在自建L1上實現代幣分發,這很棒。它將吸引更多用戶上鏈,所有人(包括我們)都能從中學習何爲有效、何爲無效。”
另有觀點指出,企業需要自有鏈以實現控制權、提速、降本及減少宕機。某X用戶預言:“未來不屬於以太坊,而屬於衆多EVM兼容鏈。結算層終將回歸比特幣。”
L2陷戰略困局?效率與控制權成新優先項 現實中,當主要資產是穩定幣或RWA(現實世界資產)這類本質中心化的資產時,Rollup模型的獨特安全價值被削弱。換言之,當底層資產本身受中心化控制時,L2的去中心化優勢失去決定性意義,導致“L2敘事”(L2 thesis)逐漸瓦解。
基於現狀,部分分析師認爲以太坊L2面臨戰略死局,甚至有人從技術角度斷言L2“已死”。Marty Party直言:“對工程界而言L2已名存實亡,它們正被傳統金融玩家和炒作機器用於流動性收割,淪爲監管捕獲的特洛伊木馬。”
深入來看,Circle等機構的動向揭示新趨勢:大型企業正放棄依賴以太坊及L2,轉而通過自建基礎設施掌控技術、商業策略與合規主動權。這標志行業重心從追求“極致去中心化”轉向“效率與控制權”優先。以太坊L2的未來,取決於其能否證明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
結語: 金融科技巨頭扎堆自建L1公鏈,暴露了在穩定幣/RWA主導場景下L2模型的局限性。Circle的聯盟鏈架構Arc凸顯企業對技術控制權與合規靈活性的剛性需求。雖然L2在去中心化應用領域仍具不可替代性,但巨頭的戰略轉向預示公鏈賽道將分化爲“開放L1/L2”與“企業級聯盟鏈”雙軌並進格局。下一階段競爭焦點,將圍繞生態整合效率、合規適配性與真實用戶觸達能力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