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召集令】
廣場家人們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經上線~ 機票+酒店一站式預訂,還能用加密貨幣直接付款 💸
所以說,你的錢包和你的旅行夢終於可以談戀愛了 😎 💕
現在廣場開啓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活動,邀你來秀旅行靈感 & 使用體驗!💡
🌴 參與方式:
1️⃣ 在【廣場】帶話題 #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 發帖
2️⃣ 你可以:
你最想用 Gate Travel 去的目的地(私藏小島 or 網紅打卡點都行)
講講用 Gate Travel 訂票/訂酒店的奇妙體驗
放放省錢/使用攻略,讓大家省到笑出聲
或者直接寫一篇輕鬆的 Gate Travel 旅行小故事
📦 獎勵安排,走起:
🏆 優秀分享官(1 名):Gate 旅行露營套裝
🎖️ 熱門分享官(3 名):Gate 旅行速乾套裝
🎉 幸運參與獎(5 名):Gate 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
*海外用戶 旅行露營套裝 以 $100 合約體驗券,旅行速乾套裝 以 $50 合約體驗券折算,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以 $30合約體驗券折算。
📌 優質內容將有機會得到官方帳號轉發翻牌提升社區曝光!
📌 帖文將綜合互動量、內容豐富度和創意評分。禁止小號刷貼,原創分享更容易脫穎而出!
🕒 8月20 18:00 - 8月28日 24:00 UTC+
以太坊角色轉型:從全球計算平台到全球帳簿
從全球計算平台到全球帳簿:以太坊的角色演變
6月20日,以太坊創始人對一篇討論以太坊一層網路作爲"全球帳簿"的言論表示認同。這是他針對近期以太坊宏觀定位討論的罕見表態。
在區塊鏈領域,每個公鏈通常都有其特定的設計定位,這往往決定了其技術架構和生態系統的特點。以太坊自誕生之日起,其終極願景就是構建一個"全球計算平台":一個能運行任何智能合約、支持各種Web3應用的開放系統。以太坊的創始人曾多次強調,以太坊不僅僅是一個支付網絡,更是一個通用的去中心化計算層。
那麼,從"全球計算平台"到"全球帳簿",這一敘事的變化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以太坊:堅持全球計算平台的初心
回顧以太坊的發展歷程,我們會發現其主要定位雖然沒有經歷劇烈轉變,但一直在動態演進中:
自2016年以來,每一輪市場週期,以太坊都作爲智能合約平台的領頭羊,推動整個行業誕生了大量鏈上應用,從ERC20代幣到去中心化金融(DeFi),再到非同質化代幣(NFT)與區塊鏈遊戲,每一輪熱點都展現了"鏈上計算力"的魅力。
可以說,智能合約一直是以太坊的核心。這也是爲什麼其創始人多次強調,以太坊是一個去中心化應用平台,目標是承載各種Web3原生邏輯,而不僅僅是資產轉帳。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了現實中的挑戰。
最受批評的自然是曾經的高Gas費、低交易處理速度(TPS)等性能問題,這限制了真正復雜計算邏輯的大規模落地。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從2020年開始,Rollup技術逐步成爲主流,經過幾年的發展,以太坊也逐步確立了"L1+L2"的分層結構。
在這種架構下,尤其是過去兩年來,越來越多跡象顯示,以太坊正在展現出成爲一個可信、穩定、主權級別的"全球帳簿"的潛力。
L1+L2分工下的定位重構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種分工,"以太坊主網負責安全與結算、L2承接高頻交互"應該恰如其分。
簡而言之,如今以太坊生態內部已經形成了一種清晰的分工模式,即主網負責提供安全和最終結算的基礎設施保障,而L2則承載起大部分高頻交易和用戶操作。
這樣既提高了擴展性,也進一步強化了ETH的價值捕獲邏輯,自然而然地將以太坊主網推向一個"全球去中心化帳簿"的定位。L2越多、越成功、生態越繁榮,以太坊主網作爲統一大帳簿的價值就越高。
畢竟所有L2網路都依賴它做"央行"級別的結算層。
EIP-1559無疑是以太坊定位轉折的關鍵節點,它不僅引入了基礎費用和燃燒機制,更深層地重塑了以太坊的價值捕獲方式,使得以太坊不再依賴主網上的大量交易所帶來的Gas收入,而是轉向依靠L2實現持續"納稅"。
換句話說,過去用戶就是主網的直接客戶,現在則變成了L2各自代理運營,負責向用戶提供服務、收取手續費,最終"上繳"費用,向主網換取結算權,這一機制設計很像歷史上的"包稅人制度":
可以說,以太坊沒有放棄"全球計算平台"的願景,只不過L1+L2的分工架構與發展路徑,正在引導它先成爲"全球帳簿"。
"全球帳簿"的現實落地
另一個有趣的觀察維度是,每一輪ETH的價值爆發,其實都源於主網作爲帳簿角色的"被用起來"。
像2017年ERC20浪潮是發行代幣的清結算層,2020年DeFi熱潮則是智能合約組合下的資金結算平台,而近期這輪若因傳統股票代幣化、實物資產(RWA)等金融資產上鏈再次爆發,以太坊也仍是那個可信帳簿。
因爲對於傳統金融來說,計算能力當然重要,但真正決定是否遷移上鏈的,始終是帳簿的"信任、最終性與安全性"——這是合規資產最核心的落腳點。
這也是爲什麼一些交易平台紛紛選擇基於某些L2推出股票代幣交易服務,背後不僅是對Rollup架構性能的認可,更重要的是,這些交易最終都將回歸以太坊主網完成結算。
這也說明現有L2方案的性能、安全與合規能力,已足以承接傳統金融核心資產的交易需求,某種意義上講,這輪"股票上鏈"浪潮,實際強化了以太坊作爲全球金融清結算基礎設施的定位,進一步驗證了其"全球帳簿"角色的可行性與現實需求。
這才是以太坊從"全球計算平台"邁向"全球帳簿"的現實演進路徑——它不再僅僅承諾未來的鏈上應用圖景,而是被越來越多現實世界的主流資產選擇作爲結算終點。
從這個角度看,這類趨勢不僅是對以太坊L1的價值確認,也會深刻重構L2的價值捕獲邏輯,推動整個以太坊生態在技術與金融基礎設施之間真正接軌。
簡而言之,那些真正能推動這條鏈走向億級用戶的敘事,不僅僅是以太坊可以做什麼,更在於:現實世界願意用以太坊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