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 Gate.io WCTC S7 正式開賽僅剩 7 天
世界加密貨幣交易大賽即將開啓,總獎池高達 $5,000,000
👉🏻 立即報名:https://gate.io/competition/wctc/s7?pid=APP&c=moments_gatePost&ch=druYjDaF
報名參賽,不僅有機會贏取高達百萬美元的個人獎勵,更有 Gate.io 專屬週邊大禮等你來拿
全球頂尖交易員正在集結,一場交易盛宴即將開啓
🔗 活動詳情: https://www.gate.io/announcements/article/44440
開發者關係工程師如何幫助開發者在Sui 上構建
撰文:Sui Network
日前,我們採訪了Sui 基金會的開發者關係負責人Brian Hennessey-Hsieh,共同探討了其對於Web3 中開發者發展歷程的看法,以及其團隊是如何協助開發者在Sui 上進行開發的。以下為本次採訪內容:
**Q1請您簡單介紹一下您自己,以及在區塊鏈行業的相關背景或經驗。 **
這個問題很好,但是我經常回答不好這個問題。自大學畢業以來,我大約花了20 年的時間從事開源領域的工作。我從GCC、Linux 等開始深入研究,其後進入OpenStack 等雲端計算領域。
我一直很喜歡開源,而不僅僅是技術,人們聚在一起,即使沒有薪水報酬,只要共同協作去完成一份工作,這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全球化分佈的今天,人們共同協作完成一件工作是很酷的事情。我越來越相信,開放式的透明合作是軟件開發的關鍵。
因此,在我完成PhD 學業後,我開始嘗試找到與開源軟件開發的相關工作,但直到2017 年我加入Uber 之前,都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我在Uber 工作了4 年左右,並創建了開源計劃部門。直到我收到了Coinbase 的工作邀請。在與Coinbase Cloud 的團隊接觸之前,我對於加密行業抱著懷疑的態度,即便如此,我對這項技術非常感興趣。
作為一名計算機科學PhD,這項技術對我有天然的吸引力。把分佈式系統、密碼學和編程語言放在一起深深吸引我,想要一探究竟。我一直探究區塊鏈,嘗試理解這項技術、用例以及人們是如何使用其來解決實際的問題。我也曾猶豫是否要全職加入,因為這樣我要放棄現在的工作。
但我對Coinbase Cloud 很感興趣,它是一家專注於基礎設施的公司,本質上是為人們提供基礎設施以提高生產力和解決問題,這正是吸引我的地方。如果從這個層面考慮,它又與區塊鏈並沒有任何關係。所以我當時就想說,可以嘗試一下。因此我決定加入他們,這就是我進入Web3 領域的契機。在這之後,我加入了Mysten Labs,並在Sui 基金會開發者關係部門擔任負責人一職。
**Q2您曾經對於加密產業抱有懷疑的態度,是什麼讓您決定深入參與這個行業? **
這個問題很有趣,我從三個不同的角度來講一下對Web3 的看法。
**首先是我的工作。 **我的工作是協助創造更多開放的合作和管理,因為從根本來說,我們需要讓系統真正的去中心化。我們需要將權力下放的原則付諸實踐。當我專注於這個目標,一切都變得Fenix 有意義了。可以說這是一段旅程。這就如同一個開源項目,一群人共同創建了這個項目,然後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帶領整個社區參與,不僅僅是他們的參與方式,還有能夠做出有意義貢獻的知識。
**其次是我們的技術。 **Sui 很新,但我們知道我們有堅實可靠的技術。然而我們該如何向大眾解釋技術本身以及如何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這其實也是一個問題。我們不應該像大家對Web3 技術的普遍討論那樣,我們更應該明白我們為什麼需要這些技術。你要了解這些技術的特點,應該考慮該技術是否能解決您遇到的問題時,如果答案是肯定,那就使用它。如果沒有意義,那就去尋找別的東西。
**最後一個是應用和當前用例方面。 **有些對我來說有意義,有些則不是,這是一個很大的範圍。但我認為這種廣度證明了技術的價值。我不知道它將花費多少時間才能大規模地普及應用並成為新的互聯網支柱。但我相信未來總有一天能夠實現,我在這個行業的時間越久,我越相信這一觀點。
**Q3有些人可能不熟悉Layer 1 區塊鏈中開發者關係部分的概念,能否分享一下團隊以及您的日常工作內容? **
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L1 開發者關係的工作要點在於去中心化以及促進開發者之間的交流。 **去中心化基本上是部分開源、部分開放合作和開放治理。你需要一群人來確保原則、社群發展方法以及文化都建立得很好。我們需要思考是:如何與開發者互動?如何與社區互動並賦予社區權利?如何接受社區貢獻?
以改進提案流程為例,我們該如何確保其在公平且包容的同時對於技術來說是最好的?現實的情況是,在第一時間就深入了解技術的貢獻者不多。你要思考的事是如何帶領他們入門並教育他們,使他們最終能夠深入參與貢獻?
我們從開源的世界吸取了很多原則,包含開放式協作、透明、精英管理、包容性和社區。從某種角度來說,我認為開源支持了Web3,而Web3 打破了開源的方式。
**Q4什麼可以吸引開發者加入Web3,他們該如何在這個行業成功? **
第一批加入Sui 網絡的開發者皆是具有遠見的技術專家。真正的信仰者,maxis,是真正帶領行業向前的一群人。他們在這個行業中經歷了許多個週期,曾經失敗也成功過,學習了許多經驗,並對於改進Web3 和Sui 有自己的想法。
下一波浪潮很難確定。回到我們先前的討論,這是一種技術,就像其他技術一樣,它有優點也有缺點。在思考如何吸引開發者進入Web3 之前,我們需要思考的是該如何呈現這項技術,以便讓開發者們使用其來解決他們問題。這與Web2 和Web3 無關,也有可能是一直可以以可擴展的方式來解決你的問題的一種技術。那我們究竟該如何以正確的方式教育人們呢?
一旦能夠很好地做到這一點,我們將與Web2 世界一樣吸引更多的開發者前來。如果Web3 領域的技術能夠以高效、高性能、大規模和低成本的方式解決開發者的問題,他們應該會採納,對吧?當然他們也會以評估其他技術的方式來評估這個技術。
**Q5如果一個開發者已經處於職業生涯中期,並想要轉移至Sui 上構建,他們該如何開始? **
了解基礎理論總是最好的。對於分佈式系統、密碼學和多種編程語言有一定的了解,是一個好的開始。你需要具有這些基礎知識以持續向前,否則你有可能創建或是設計一個不適合Sui 的東西。
同時,開發者能夠選擇他們希望專攻哪個領域,如應用程序開發、核心協議開發等等。如果你希望成為一個協議開發者或是網絡的核心貢獻者,你則需要對分佈式系統和密碼學有非常深入的理解,尤其是密碼學,至關重要,這是區塊鏈構建區塊的基礎。 Sui 是開源的,源碼就在那裡,閱讀文檔,擺弄代碼,修改一些東西,看看會發生什麼。
如果你希望成為一個應用開發者,這裡沒有任何限制。你可以使用我們的範例,或是找到一個項目,通過克隆、構建、運行等方式,看能不能理解它。
與其他人溝通能收穫更多。現在有很多Web3 相關的活動,但謹記,挑選合適的活動。部分活動是開發者專屬的活動,在這裡你可以與其他開發者和貢獻者交流。這就是我們主題社群的一部分,無論線上線下,找到你的社群,找到你的歸屬。你需要認識真正能夠與你合作並給你指示和建議的人。
Sui 社群非常開放且充滿活力。我們相信這是科技的未來,並希望盡可能地教育更多人。 Sui Builder House是專屬於構建者的活動,這為你提供了與不同經驗水平的工程師和構建者交談的機會。
**Q6目前Sui 正在準備哪些計劃和工具來加速Sui 開發者構建和提高生產力? **
我們還在起步階段,暫時缺少教育內容,簡單來說,例如一些文檔資料。這些肯定是我們接下來的工作重點,確保我們多種媒體形式的內容覆蓋到了不同的群體,從初學者到專業開發者。同時,本地化也很重要,希望我們的內容能夠讓所有人輕鬆地閱讀和了解。
以此為準則,我們將會更用心地嘗試設計我們的Builder House,確保我們獲得反饋,並據此為參與者進行定制化的設計。我們會將創建的內容髮佈在YouTube 上或是在其他媒體渠道,便於所有人都能觀看看。
工具是另外一個重要的主題,我們已經具有大部分工具但我希望社群能夠協助使其更好。我已經看到很多優秀的SDK 和IDE,但通常這些都需要時間且很難開發。與此同時,這些也非常難變現。所以歡迎大家隨時聯繫我們,我們非常樂意與大家交流,讓我們知道基金會可以如何提供幫助。核心貢獻者也正在研究如何讓開發者更好更順暢地進行開發。
因為Sui 網絡很新,發展很快。我們鼓勵開發團隊與社群進行深度交流,共同進步。如果出現了有可能改變執行流程的新開發方式,我們希望能夠盡快地了解並以最大可能地進行快速調整。形成正反饋循環是非常重要的。
**Q7目前社區中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發展趨勢?這些趨勢將會如何影響Sui 的未來發展? **
人們正在探索更多創新的方式以使用新的功能。他們該如何使用動態字段(dynamic fields)或是可編程交易區塊(Programmable Transaction Blocks)?人們正在尋找和思考如何使用這些功能來改善現有的代碼庫或是創造新的用例。
但我們需要闡明和解釋他們可以如何更好地使用這些新的工具,並鼓勵開發者使用這些工具。人們正在逐步了解Sui 的技術性能和優勢,通過不同的角度深入研究並對其進行真實測試。例如,這是否符合理論,實際應用場景有哪些?
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這就是我覺得你可以取得技術突破的地方,因為你有一群聰明而充滿激情的人,這些人開始思考更多的東西。
**Q8有哪些特定的應用或是體驗您希望讓開發者在Sui 上構建? **
有很多,但就個人而言,回到上述開源和開放式協作,我已經見過很多不同的版本,但我真的想看到一個令人驚豔的解決方案,也就是我們到底該如何以一個公平、透明且可驗證的方式獎勵貢獻者。
比如說,如果貢獻者提議一個網絡的補丁或是一個SIP(改進提案),我們該如何驗證這個貢獻?如何衡量貢獻的程度並根據其進行適當的獎勵?如何確保獎勵分配是公平、公正、隱私且所有人都認同?如果我們能夠找到一個好的解決方案,這將能夠掀起一波新的協作浪潮,進一步推動去中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