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独家活动: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参与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并在 Gate广场发布你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4,000 枚 $PUBLIC 奖励池!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PublicAI (PUBLIC) 或当前 Launchpool 活动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需不少于 100 字(可为分析、教程、创意图文、测评等)
添加话题: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带 Launchpool 参与截图(如质押记录、领取页面等)
🏆 奖励设置(总计 4,000 枚 $PUBLIC)
🥇 一等奖(1名):1,500 $PUBLIC
🥈 二等奖(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奖(5名):每人 200 $PUBLIC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相关性、清晰度、创意性)
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含有 Launchpool 参与截图的帖子将优先考虑
📄 注意事项
所有内容须为原创,严禁抄袭或虚假互动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认证
Gate 保留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DePIN融合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DePIN与具身智能融合:技术挑战与未来展望
近日,一场关于"构建去中心化物理人工智能"的讨论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了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DePIN)在机器人技术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虽然这一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潜力巨大,有望彻底改变AI机器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运作方式。然而,与那些依赖海量互联网数据的传统AI不同,DePIN机器人AI技术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问题,如数据收集、硬件限制、评估瓶颈以及经济模式的可持续性等。
本文将解析这次讨论中的关键点,探讨DePIN机器人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扩展去中心化机器人的主要障碍,以及DePIN相较于中心化方法的优势。最后,我们还将探讨DePIN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
DePIN智能机器人的瓶颈
瓶颈一:数据
与依赖大量互联网数据训练的"线上"AI大模型不同,具身化AI需要与现实世界互动才能发展智能。目前,全球尚未建立起这种大规模的基础设施,且业界对如何收集这些数据尚无共识。具身化AI的数据收集可分为三大类:
瓶颈二:自主性水平
机器人技术要真正实用,成功率需接近99.99%甚至更高。然而,每提高0.001%的准确率,都需付出指数级的时间和精力。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性质的——每前进一步,难度都会大幅增加。
瓶颈三:硬件限制
即使AI模型再先进,现有的机器人硬件也尚未准备好实现真正的自主性。主要问题包括:
瓶颈四:硬件扩展难度
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实现需要在现实世界中部署物理设备,这带来了巨大的资本挑战。目前,只有资金雄厚的大公司才能负担大规模实验。
瓶颈五:评估有效性
评估物理AI需要长期的现实世界部署,这不同于可以快速测试的线上AI大模型。验证机器人智能技术的唯一方法是观察其在长期大规模部署中的表现。
瓶颈六:人力资源
机器人AI开发中,人类劳动力仍然不可或缺。需要人类操作员提供训练数据,维护团队保持机器人运行,以及研究人员持续优化AI模型。
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展望
尽管通用机器人AI距离大规模采用还有一段距离,但DePIN机器人技术的进展让人看到了希望。去中心化网络的规模和协调性能够分散资本负担,加速数据收集和评估。
AI驱动的硬件设计改进,如AI优化芯片和材料工程,可能会大大缩短发展时间线。通过DePIN去中心化计算基础设施,全球研究人员可以在不受资本限制的情况下训练和评估模型。
此外,新型AI代理展示了去中心化机器人技术网络的创新盈利模式。这些AI代理可以通过去中心化所有权和代币激励来维持自身财务,形成一个有利于AI开发和DePIN参与者的经济循环。
结语
机器人AI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算法,还涉及硬件升级、数据积累、资金支持以及人的参与。DePIN机器人网络的建立意味着,借助去中心化网络的力量,机器人技术开发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协同进行,加速AI训练和硬件优化,降低开发门槛。我们期待机器人行业能够摆脱对少数科技巨头的依赖,由全球社区共同推动,迈向真正开放、可持续的技术生态。
于是会产生如下评论:
硬件瓶颈终将被破解,但代码级的信任问题才是机器人DePIN最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