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盟加密资产新规引发热议:匿名交易将成为历史?2024年1月中旬,欧盟提出在反洗钱监管规则中针对加密货币转账和私人钱包制定更严格的限制。3月23日,欧盟议会和理事会正式出台了最新反洗钱"开盒令",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新规核心内容这项被称为"开盒令"的新规旨在消除加密货币交易的匿名性,以规制洗钱和利用加密资产逃税、逃避监管转移资产等行为。主要规定包括:1. 在欧盟司法管辖范围内,禁止使用身份不明的自托管加密钱包进行任何规模的支付。2. 加密货币公司需对1000欧元以上的交易开展尽职调查。这些规定主要针对加密货币使用者和加密货币服务提供商(VASP)。## 新规影响分析"开盒令"在利弊两方面都引发了激烈讨论:### 积极影响- 配合此前的MiCA法案和TFR规则,有助于规制加密货币相关犯罪行为。- 为未来可能实施的加密资产税收政策做好准备。- 相比完全禁止,采取了更为"柔性"的监管措施。### 潜在问题- 直接消除了加密货币的匿名性这一核心特征。- 可能动摇基于去中心化技术建立的金融生态系统。- 限制了用户自由支配资产的权利。- 或将导致传统中心化监管权力向加密资产社区蔓延。业内专家认为,这项规定可能难以在兼顾金融创新和维护秩序之间找到适当平衡。它可能推动部分用户转向其他不受监管的加密资产,而VASP则将面临繁重的KYC义务和用户流失的双重压力。## 对其他加密资产的影响目前,"开盒令"主要针对加密货币交易,尚未涵盖NFT、DeFi、GameFi等其他加密资产。这可能是出于以下考虑:1. 其他加密资产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尚不足以成为主要的犯罪工具。2. 欧盟在加密资产监管立法上仍保持审慎态度,不愿过早将新兴技术纳入严格管控。这也意味着,Web3行业参与者有机会在其他加密资产领域建立有效的自我监督机制,以期与监管机构达成共识。## 总结展望虽然"开盒令"正式实施还需要三年的过渡期,但实际上欧盟已经不允许使用自托管钱包进行匿名加密货币支付。对此,业内观点不一。有人认为这可能侵犯公民基本权利,也有人对欧盟率先尝试监管加密资产表示支持。无论如何,"开盒令"的利弊评价应基于其后续实施效果。作为首个尝试全面监管加密资产的主要司法管辖区,欧盟的这一举措无疑将对全球加密资产监管产生深远影响,值得业界持续关注。
欧盟开盒令冲击加密资产匿名性 自托管钱包禁令引发争议
欧盟加密资产新规引发热议:匿名交易将成为历史?
2024年1月中旬,欧盟提出在反洗钱监管规则中针对加密货币转账和私人钱包制定更严格的限制。3月23日,欧盟议会和理事会正式出台了最新反洗钱"开盒令",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新规核心内容
这项被称为"开盒令"的新规旨在消除加密货币交易的匿名性,以规制洗钱和利用加密资产逃税、逃避监管转移资产等行为。主要规定包括:
在欧盟司法管辖范围内,禁止使用身份不明的自托管加密钱包进行任何规模的支付。
加密货币公司需对1000欧元以上的交易开展尽职调查。
这些规定主要针对加密货币使用者和加密货币服务提供商(VASP)。
新规影响分析
"开盒令"在利弊两方面都引发了激烈讨论:
积极影响
潜在问题
业内专家认为,这项规定可能难以在兼顾金融创新和维护秩序之间找到适当平衡。它可能推动部分用户转向其他不受监管的加密资产,而VASP则将面临繁重的KYC义务和用户流失的双重压力。
对其他加密资产的影响
目前,"开盒令"主要针对加密货币交易,尚未涵盖NFT、DeFi、GameFi等其他加密资产。这可能是出于以下考虑:
其他加密资产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尚不足以成为主要的犯罪工具。
欧盟在加密资产监管立法上仍保持审慎态度,不愿过早将新兴技术纳入严格管控。
这也意味着,Web3行业参与者有机会在其他加密资产领域建立有效的自我监督机制,以期与监管机构达成共识。
总结展望
虽然"开盒令"正式实施还需要三年的过渡期,但实际上欧盟已经不允许使用自托管钱包进行匿名加密货币支付。对此,业内观点不一。有人认为这可能侵犯公民基本权利,也有人对欧盟率先尝试监管加密资产表示支持。
无论如何,"开盒令"的利弊评价应基于其后续实施效果。作为首个尝试全面监管加密资产的主要司法管辖区,欧盟的这一举措无疑将对全球加密资产监管产生深远影响,值得业界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