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心智:Web3项目制胜的隐形资产

群体心智:Web3项目成功的关键

1981年,16岁的释永信来到了几乎被世人遗忘的少林寺。当时寺内仅有9名僧人,靠种地和香火艰难度日。转机出现在次年,一部功夫电影在全国引起轰动,使这座古寺一夜之间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

释永信敏锐地把握住了这次机遇。虽然他并非武艺最高强者,却完成了一次划时代的品牌定位:将"少林寺等同于中国功夫"的印象深深烙印在全球观众心中。

在随后的数十年里,他系统整理武术典籍、推动表演走向国际、开展文化传播、打造商业授权。从一个宗教场所出发,他将少林打造成了全球"功夫认知"的入口。更重要的是,这种认知不仅仅停留在"文化影响"层面,最终转化为实际收益:门票、知识产权、房地产、无形资产管理等。认知成为了商业的入口。

这就是"群体心智"的力量:当你在用户心中留下明确、唯一的标签时,你就有资格讲述故事、制定价格,并长期存在。

Web3项目与群体心智的深层联系

为什么一个和尚在少林寺四十年的品牌经营值得Web3项目学习?

关键在于他实现了几乎所有Web3项目都在努力却极少做到的事:在全球用户心中,绑定了一个关键词的定义权。

Web2注重业务,关注市场占有率。而在Web3领域,我认为项目的"群体心智占有"作用远超"实际市场占有率"。

"关注群体心智"贯穿项目从0到1的每个阶段,特别是代币生成事件(TGE)这个关键节点。TGE后有了流动性,项目运行逻辑会彻底改变。你不再只是讲故事、拉关注,而是开始面对真实市场的定价、套利和博弈。这种转变非常剧烈,一旦准备不足,前期所有的热度和期待都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瓦解。

因此,项目方必须提前思考:在TGE之前,你到底该抢占什么样的用户心智?该讲怎样的叙事?该把自己摆在用户脑海中的哪个位置?

TGE前:构建"群体心智"的关键时刻

对大多数Web3项目而言,TGE是首次公开亮相的舞台。但真正决定成败的,是TGE之前的准备。这个阶段是抢占用户心智的黄金窗口,不仅关系到代币能否顺利上线,更关系到能否借助这次"集体注意力时刻",在用户脑海中种下一个可被长期记住的认知标签。

如何通过这段时间,清晰传达项目定位、建立牢固信任、稳定用户预期,决定了能否吸引到真正有价值的早期参与者。否则,等来的可能不是启动,而是终结。

建议还未TGE的项目进行"心智三问"自查:

  1. 你在用户心中属于哪个层级? 是赛道的头部选手还是边缘项目?这背后对应着一个现实公式:用户对项目的层级认知 = 对TGE的预期值 = 愿意投入的关注时间 = 真实的数据表现等。

  2. 用户到底记住了你什么? 在信息碎片化的市场中,不要指望用户能完全理解你。他们只会记住能引发联想、激发情绪的几个关键词。必须做减法,将所有内容提炼为用户能"带走"的三点:容易记忆、能激发盈利想象、与未来爆发潜力相关。

  3. 群体信任是否稳固? 即使技术强、叙事好,一旦用户对项目团队、行为模式产生质疑,信任崩塌,心智就会自动脱离。信任崩塌往往源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积累:如用户问题得不到回应、承诺的奖励一再延期且无解释、面对质疑选择集体沉默等。

TGE后:项目进入"金融标的"状态

TGE后,项目不再只是产品、愿景、故事,而成为了一个有价格、流动性和二级交易的金融资产。价值、投资价值和增长潜力开始以最公开、最直接的方式被验证。

用户结构首先发生变化。早期用户既是使用者也是交易者。而更多的交易者此时才开始进场,他们直接关心的是:"这个币有没有赚钱机会?"

Web3很少有"产品无可替代"的情况。即使比竞品好20%、30%,如果币价无波动、市场无波段,项目仍可能被迅速抛弃。用户不会给你成长的时间和耐心,他们会立即转向"看起来更能涨"的项目。

因此,项目方必须正面回答:为什么别人要买你的币?

这对应三类典型的用户心智模型:

  1. 低阶玩家:我产品好。用户:好不好不重要,反正我不敢买。 这类项目常见心理是:"我们技术领先、产品体验好、团队很认真"。但市场不会因为你努力就给予回报。 用户通常反应:"你说得再好,有波动吗?没有?那我不敢买。" 这是典型的"产品价值和金融价值割裂"。在Web3,仅有产品而无价格弹性,难以支撑用户信任。

  2. 中阶玩家:我有利好,我拉盘。用户:短期投机一下,获利就跑。 大多数Web3用户是短期投机者。只要有拉盘、节奏和利好,他们就会参与。 这不是坏事,说明项目有了"可交易性"。只要能成功拉盘几次,市场就会认为这是个"有行情"的币。

  3. 高阶玩家:让用户觉得"这个币值得留着,卖飞就上不去车了" 最理想也最难达成的用户心智是,用户清仓时主动保留你的币。他们考虑的不是"能不能赚快钱",而是"这个项目下一轮可能还用得上""这个币一旦涨了可能就买不回来了"。

要达到这个层级,项目必须建立完整的"信任×预期×反馈"循环,至少满足四个条件:

  • 项目长期方向清晰,叙事不反复横跳
  • 产品进展有节奏,用户看得见希望
  • 项目方有利好,币价不疲软
  • 币价有韧性,能形成"上涨后还有得讲、下跌也能再拉"的情绪弹性

这种代币不一定天天暴涨,但用户心里知道,"你是值得长期参与的资产",自然会留仓、传播、维护。

SUI:心智反转的真实案例

以SUI为例,它拥有豪华团队背景,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一级市场估值,成为各大投资机构争相追逐的对象。然而,在TGE初期,SUI的表现并不理想,社区普遍感觉项目方高傲自大,不贴近社区。直到一年半前,SUI突然意识到社区的重要性,一手推动生态发展,一手抓紧社区建设。

之后的发展众所周知。SUI在市场心智层面迅速成为了"小SOL",跻身用户愿意长期持有的资产名单。

实际上,SUI今年夏天经历了两次对市场信心的重大考验:5月底生态项目安全事故导致约2.23亿美元流动性池被耗尽;7月初迎来4400万枚、价值近2亿美元的大额代币解锁。

按常理,这种连续负面事件应该导致价格崩盘和社区情绪崩溃。但结果却相反:SUI不仅没有被市场抛弃,反而在近期涨到了4.39美元,创下今年2月以来新高,成为板块内最热门的交易项目之一。

为何能扛住?关键不仅在于SUI团队对负面事件迅速承担责任,更重要的是,SUI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通过行动逐步改变了用户对它的认知,将原本被诟病的"高傲冷漠"形象,慢慢转变为一个"值得信任、可长期押注"的项目。

以生态项目遭攻击为例,尽管这是由第三方智能合约引发的风险,SUI并非直接责任方。但团队没有推卸责任,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暂停相关合约、冻结涉事钱包、协调验证节点投票,并联合基金会安排贷款,筹集资金承诺"全额赔付"受害者。最终90.9%验证人投票支持释放1.62亿美元冻结资产,赔偿方案顺利通过。

整个过程透明、快速、执行力强,让外界再次认识到:这个团队在关键时刻,是能扛得住、愿意兜底的。

它向市场展示:只要你前期建立了清晰的心智锚点,并在TGE后持续兑现,市场是会给你时间和空间的。

信任:唯一值得押注的方向

在决定是否协助一个项目时,我会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核心判断标准只有两个:这个团队是否值得我信任?它的社区是否相信他们?

如果有一点不成立,无论叙事多么漂亮,我都会选择不合作。我不认为单靠一场营销就能帮助项目变好,更不会将信任交给一个不负责任的团队。

因为归根结底,Web3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技术壁垒,也不是融资额。而是你能否在一群人心中,留下一个清晰、可信、值得被传播的位置。

这就是群体心智,也是Web3真正的制胜法宝。

SUI-5.22%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老韭新镰vip
· 08-17 07:27
吃了一年亏不如看透一次镰...看完这释永信的运作套路,我悟了,不愧是最早搞资金盘的大师傅
回复0
NonFungibleDegenvip
· 08-16 16:45
如果你看不到这里的alpha,那就真的是ngmi... 少林寺在历史上实际上做了第一次品牌建设,兄弟。
查看原文回复0
faded_wojak.ethvip
· 08-16 16:43
妙啊 永信大师简直就是亚洲版索拉纳
回复0
空投疯子老王vip
· 08-16 16:16
功夫IP割韭菜祖师爷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