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pto X AI 论文(第一部分)——我们正处于一个“阶跃式”时刻

中级1/22/2025, 1:53:13 PM
随着围绕智能合约的叙事逐渐失去吸引力,AI 的强势崛起带来了突破,推动了兴趣和创新的意外激增。从比特币的共识层到智能合约的执行层,再到现在的 AI 驱动的应用层,加密行业是否已进入技术进化的第三波?

AI 代表了区块链演进中的下一个阶跃式进展

每个区块链演进的时代通常都会遵循一个熟悉的弧线:

  • 一个阶跃式的“数量级”提升催生了创新浪潮
  • 随着模仿者的加入,进展开始趋于平稳
  • 下一次阶跃式进展出现

加密货币的第一次阶跃式进展出现在共识层,随着比特币和 PoW 的发明。这一初始浪潮大约发生在 2009 年到 2014 年之间,使得加密市场的市值增长了 10,000 倍以上(约从 75 万美元到 75 亿美元)。

加密货币的第二次阶跃式进展出现在执行层,智能合约的出现使得编程能力成为可能。今天,绝大多数基础设施(L1、L2 等)和应用(代币、稳定币、DeFi 等)都是建立在这一核心原语之上的。这一浪潮大约发生在 2014 年至今,使得加密市场的市值增长了约 500 倍,达到了约 3.5 万亿美元,诞生于这一波浪潮的项目占据了加密市场总市值的惊人 43%,即 1.5 万亿美元。

然而,进展再次进入了停滞期。为什么?我(可能有争议的)观点是:

  • 在智能合约之上可以构建的所有东西可能已经构建完毕。即使是像 meme 币这样的现象,也是现有构建模块(代币、绑定曲线、NFT 社区炒作)的“再混合”,而非全新发明。
  • 智能合约代表了用户体验的核心瓶颈。加密应用必须直接与智能合约交互,将复杂性传递给用户。用户需要了解合约的存在、其代表的含义、如何与其交互、签署交易、支付 Gas 费用等。

幸运的是,下一次阶跃式的改进已经到来——并带来了在应用层的创新,通过提高可用性来推动进展。

AI 将成为加密货币的前端

新技术需要合适的“前端”(或用户体验层),该层抽象复杂性,并以原生方式聚合能力。个人电脑有图形用户界面和操作系统,互联网有网页浏览器和 FAANG,移动端有本地应用和应用商店。

AI 将成为加密货币技术的用户体验层,并提供数量级更好的体验,以促进更广泛的采用。我之所以这样看,是因为 AI 可以抽象出加密货币中最大的用户体验挑战:引导、执行(通常需要几个离散的步骤,而大型语言模型非常适合完成这些任务)和发现。到 2030 年,我预计全球 40% 的人口将进行链上交易,其中 95% 以上的链上交易将通过 AI 完成。全世界将使用加密货币驱动的应用,而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在使用加密货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AI 将作为应用层和加密基础设施之间的连接纽带,在技术栈中上下双向工作。应用程序将直接与一个对多个 AI 代理和模型进行交互,这些代理和模型将代表应用程序聚合并执行链上的操作。智能合约将进化为与 AI 原生结合的形式,成为“智能代币”,创造生成式和定制化的体验,而不是今天的“千篇一律”的确定性风格。

当你将 AI 的视角应用于加密应用时,事物突然变得清晰起来。例如,下一代金融超级应用可能会使用 AI 聚合、主动推荐并根据用户意图、偏好(如安全性、收益等)以及来自预测市场的实时信息在链上执行 DeFi 操作。用户无需了解什么是 L1、L2,协议或资产的名称,桥接如何工作等。而我们已经开始看到这一趋势。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载自【Karthik Senthil】。所有版权归原作者 【Karthik Senthil】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他们将及时处理。
  2. 责任声明:本文中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Gate Learn 团队负责将文章翻译成其他语言。除非注明,否则禁止复制、分发或抄袭翻译文章。

Crypto X AI 论文(第一部分)——我们正处于一个“阶跃式”时刻

中级1/22/2025, 1:53:13 PM
随着围绕智能合约的叙事逐渐失去吸引力,AI 的强势崛起带来了突破,推动了兴趣和创新的意外激增。从比特币的共识层到智能合约的执行层,再到现在的 AI 驱动的应用层,加密行业是否已进入技术进化的第三波?

AI 代表了区块链演进中的下一个阶跃式进展

每个区块链演进的时代通常都会遵循一个熟悉的弧线:

  • 一个阶跃式的“数量级”提升催生了创新浪潮
  • 随着模仿者的加入,进展开始趋于平稳
  • 下一次阶跃式进展出现

加密货币的第一次阶跃式进展出现在共识层,随着比特币和 PoW 的发明。这一初始浪潮大约发生在 2009 年到 2014 年之间,使得加密市场的市值增长了 10,000 倍以上(约从 75 万美元到 75 亿美元)。

加密货币的第二次阶跃式进展出现在执行层,智能合约的出现使得编程能力成为可能。今天,绝大多数基础设施(L1、L2 等)和应用(代币、稳定币、DeFi 等)都是建立在这一核心原语之上的。这一浪潮大约发生在 2014 年至今,使得加密市场的市值增长了约 500 倍,达到了约 3.5 万亿美元,诞生于这一波浪潮的项目占据了加密市场总市值的惊人 43%,即 1.5 万亿美元。

然而,进展再次进入了停滞期。为什么?我(可能有争议的)观点是:

  • 在智能合约之上可以构建的所有东西可能已经构建完毕。即使是像 meme 币这样的现象,也是现有构建模块(代币、绑定曲线、NFT 社区炒作)的“再混合”,而非全新发明。
  • 智能合约代表了用户体验的核心瓶颈。加密应用必须直接与智能合约交互,将复杂性传递给用户。用户需要了解合约的存在、其代表的含义、如何与其交互、签署交易、支付 Gas 费用等。

幸运的是,下一次阶跃式的改进已经到来——并带来了在应用层的创新,通过提高可用性来推动进展。

AI 将成为加密货币的前端

新技术需要合适的“前端”(或用户体验层),该层抽象复杂性,并以原生方式聚合能力。个人电脑有图形用户界面和操作系统,互联网有网页浏览器和 FAANG,移动端有本地应用和应用商店。

AI 将成为加密货币技术的用户体验层,并提供数量级更好的体验,以促进更广泛的采用。我之所以这样看,是因为 AI 可以抽象出加密货币中最大的用户体验挑战:引导、执行(通常需要几个离散的步骤,而大型语言模型非常适合完成这些任务)和发现。到 2030 年,我预计全球 40% 的人口将进行链上交易,其中 95% 以上的链上交易将通过 AI 完成。全世界将使用加密货币驱动的应用,而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在使用加密货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AI 将作为应用层和加密基础设施之间的连接纽带,在技术栈中上下双向工作。应用程序将直接与一个对多个 AI 代理和模型进行交互,这些代理和模型将代表应用程序聚合并执行链上的操作。智能合约将进化为与 AI 原生结合的形式,成为“智能代币”,创造生成式和定制化的体验,而不是今天的“千篇一律”的确定性风格。

当你将 AI 的视角应用于加密应用时,事物突然变得清晰起来。例如,下一代金融超级应用可能会使用 AI 聚合、主动推荐并根据用户意图、偏好(如安全性、收益等)以及来自预测市场的实时信息在链上执行 DeFi 操作。用户无需了解什么是 L1、L2,协议或资产的名称,桥接如何工作等。而我们已经开始看到这一趋势。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载自【Karthik Senthil】。所有版权归原作者 【Karthik Senthil】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他们将及时处理。
  2. 责任声明:本文中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Gate Learn 团队负责将文章翻译成其他语言。除非注明,否则禁止复制、分发或抄袭翻译文章。
即刻开始交易
注册并交易即可获得
$100
和价值
$5500
理财体验金奖励!
It seems that you are attempting to access our services from a Restricted Location where Gate.io is unable to provide service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Currently,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Cambodia, Cuba, Iran, North Korea and so on.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User Agreement. Sh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